周杰倫演唱會爆火,線上演唱會會涼涼嗎?
文章類別:市場營銷培訓發布時間:2023年3月8日點擊量:
數百萬人瘋搶周杰倫演唱會門票,數十位藝人的巡回演唱會扎堆定檔,50余場音樂節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……當連續被壓抑了三年“去現場”的需求被一朝釋放,線下演出市場的熱度也開始一路狂飆。線下娛樂的全面復蘇,不禁讓人擔心過去兩年如火如荼的線上演出會不會走向沉寂。
2023年,短視頻平臺還會上演線上演唱會“神仙打架”嗎?線上演出的火爆究竟是特殊時期的產物,還是一種可以持續迸發的長期需求?當觀眾的熱情重回現場,今年線上演出的玩法又該做出什么樣的調整?今天,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視頻號、抖音、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線上演出方面的布局,試圖揭開上述問題的答案。
線上演唱會,恐難重現“神仙打架”
可以肯定的是,線上演唱會“天王打架”的盛況恐怕不會重演。從西城男孩演唱會的成功破圈,到崔健、羅大佑、李健的輪番登場,憑借著這些千萬人次演唱會,視頻號實現了在短視頻賽道上的快速突圍,也掀起了幾大平臺之間的“流量大戰”。孫燕姿在抖音、羅大佑在視頻號的同時開唱,更是將這場戰役推向了高潮。幾大平臺祭出的“撒手锏”都是有巨大號召力的國民級音樂人。在這場線上演唱會的比拼中,每一個都是贏家,線上演唱會這一新生事物成功地深入人心,成為數億用戶樂在其中的娛樂方式。
然而,視頻號經過兩年的迅猛增長,已經和抖音、快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,三家之間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動態平衡,作為引流利器的線上演唱會也完成了它的階段性使命。
據了解,今年視頻號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在線上演唱會上高舉高打,而會趨向謹慎,不再追求西城男孩那樣的刷屏效應。1月7日,任賢齊逍遙游線上演唱會在其個人號低調開播,因為缺乏宣傳,很多樂迷都遺憾錯過,這也透露出一個信號:視頻號不會再傾平臺之力來打造“爆款”。
2月26日,蔡徐坤的首場線上演唱會在TME旗下的四大平臺聯合播出,卻并未選擇視頻號作為合作平臺,而是在微博進行熱搜推廣、話題曝光。這意味著TME與視頻號之間的合作并未如外界猜想的那般緊密——TME不滿足于僅僅抱緊視頻號的大腿,視頻號也無意于為TME的演唱會貢獻更多流量支持。
去年,極狐汽車冠名了崔健、羅大佑、黑豹、唐朝等多場視頻號演唱會,賺夠了眼球,然而,觀眾記住了崔健,記住了羅大佑,卻唯獨沒有記住背后的金主。在造車新勢力中,極狐汽車的存在感依然稀薄,2022年上半年的銷量僅有6723輛。品牌認知度轉化率的不盡如人意,也給視頻號演唱會后續的招商蒙上了陰影。
從微信年度公開課上釋放的信息可以看出,2023年視頻號直播的重點將會從明星演唱會轉向日常直播,將音樂live、舞蹈、嘉年華等小眾演出帶到直播號之中,培育小眾多元的直播生態。
官宣100場大型演出,抖音劍指音樂綜藝
相比視頻號,抖音對于線上演出市場顯得更為野心勃勃,不久之前的行業大會上宣布今年將推出100場大型演出,超過10000場專業演出。從全年節目單中可以看出,今年抖音的演唱會陣容中雖然不再有劉德華、孫燕姿這樣的天王天后級歌手,卻有汪峰、鄭鈞、楊千嬅、李宇春等人氣實力兼具的音樂人,覆蓋了各個用戶圈層。
不僅如此,從演唱會、音樂節到音樂會、舞臺劇、主題晚會,從國風、交響樂到港風、影視主題曲,再到德云社與開心麻花,抖音演出劍指的對象不僅僅是TME、網易云等音樂平臺,更是主打音樂、喜劇類綜藝的長視頻平臺,試圖通過日?;难莩錾鷳B,逐漸培養觀眾在抖音觀看音樂節目、脫口秀的習慣。
如果說去年抖音發力線上演出是為了阻擊視頻號,今年則是向長視頻平臺全面宣戰。自2018年宣稱進軍自制綜藝以來,字節深耕綜藝賽道已經有五年時間,卻一直面臨著“站內播放幾億,站外無人關心”的窘境。據Tech星球報道,今年字節在綜藝上的投入力度將明顯下降,而全面加碼線上演出,在多個內容領域散點開花,或許正是從側面實現對長視頻平臺的“包抄”,從而瓜分其部分廣告市場。畢竟,音樂、喜劇類節目近兩年來一直是視頻平臺的“爆款擔當”。
快手是疫情之后首家涉足線上音樂會的短視頻平臺。早在2020年2月,快手就聯合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場線上音樂會,這也是坂本龍一在國內的首次“亮相”。2020年8月,快手成為迷笛音樂季獨家直播平臺。對于快手來說,這兩場音樂合作的品牌提升意義,遠大于引流價值,后續也并未能持續下去,直到它打出了手中的王牌——周杰倫,外界才真正認為它投入到了線上演唱會的混戰之中。
相比視頻號只能重映周杰倫九年前的演唱會,快手卻可以讓周杰倫獻唱新專輯曲目,邀請歌迷參加“線上哥友會”。不過,除了將周杰倫的流量價值最大化之外,快手在線上演出市場更多是一個佛系追隨者,并不會如抖音一樣走陣容強大、場面華麗的演唱會、音樂會路線,而是更注重營造親切家常的“老鐵氛圍”,這也更符合平臺的日常調性與社區氛圍。今年雖然快手會進一步圍繞周杰倫的個人綜藝、音樂原空間進行深度運營,但這張打了三年的王牌也面臨著“邊際效用遞減”的問題,快手或許需要早做打算,在線上演出方面準備更多“后手”。
從主打頂流巨星,到培育演出生態
雖然不少人認為線上演唱會不過是線下演出的“代餐”,但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調研結果,60%的從業機構表示,線下市場恢復后依然會嘗試線上演唱會。經過三年時間的雙向滲透,無論是演藝行業還是普通用戶,都已經對這種形式習以為常。
無論是熱門演唱會的一票難求,還是各種音樂會被指“演出刺客”,都意味著大部分潛在觀眾都被擋在了線下演出的門外。線下資源的有限性,現場演出時間、空間的局限性,與音樂人線上傳播所積累的海量粉絲之間,存在著難以消解的永恒矛盾,而線上演出可以緩解這樣的供需緊張,創造了更多的市場增量。它已不再是三年前的“權宜之計”“無奈之舉”,而正成為越來越多創作者的主動選擇。
后疫情時代,短視頻平臺也正在從拉攏頂流巨星,轉向培育各自的演出生態,。
新視數據顯示,視頻號去年共有12場直播累計場觀人次超過千萬,在TOP100直播間流量大盤中占比54%,這也意味著2022年的視頻號演出生態主要由頭部藝人拉動。2023年,視頻號將拿出50億流量,持續幫助主播完成開播冷啟動,這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的小眾藝人、素人歌手在視頻號成名,他們也將代替李健、羅大佑等成為演出生態的主力。
抖音除了打造100場大型演出之外,也在同時吸引更多的老歌手來抖音日常直播,重新“出道”,形成自己的演出生態壁壘。這些歌手都有自己的成名代表作,但過去只能混跡于各種線下商演,不斷透支自己的人氣及商業價值,也很難登上綜藝節目的舞臺。抖音為他們提供了與觀眾重新見面的機會,同時也契合了年輕用戶的懷舊情懷。從單個歌手來說,他們的號召力都難以和劉德華、孫燕姿相比,但上百位歌手加在一起,卻是一塊不容忽視的流量池。
快手顯然也意識到了二三線歌手們的流量價值,去年同樣邀請了楊臣剛、郭聰明等音樂人進行直播首秀,吸引其他平臺的網紅來到自己的舞臺。
未來,我們很難再體驗數千萬人在一場線上演唱會上熱淚盈眶,卻可以每天都在短視頻平臺參加氛圍滿滿的livehouse,與自己喜歡的寶藏音樂人邂逅,線上演出將不再是一種集體儀式,而成為每一位個體的生活日常?!緛碜晕⑿殴娞?ldquo;文娛價值官”(ID:wenyujiazhiguan),作者:張遠??v觀文娛產業風云變幻,探尋文娛商業價值,深耕高品質原創報道?!?/p>
上一篇:中國手機,在歐洲殺瘋了?
下一篇:連鎖酒店都快住不起了